春东资源,提供各种好玩的手机游戏下载,手机APP下载!
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攻略 > 软件教程 > 清朝十二铁帽子王概览

清朝十二铁帽子王概览

发布时间:2024-11-28 12:31:14来源:hebchundong作者:jc

清朝的铁帽子王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爵位继承制度,指的是某些亲王和郡王因立下卓越战功而被授予世袭罔替的特权,即无论承袭多少代,其爵位永不降级。这一制度体现了清朝对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的极高尊崇。整个清朝历史中共有十二位铁帽子王,他们分别是:礼亲王代善、郑亲王济尔哈朗、睿亲王多尔衮、豫亲王多铎、肃亲王豪格、庄亲王硕塞、克勤郡王岳托、顺承郡王勒克德浑、怡亲王胤祥、恭亲王奕訢、醇亲王奕譞、庆亲王奕劻。

开国八大铁帽子王

礼亲王代善

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,被誉为古英巴图鲁。他在乌碣岩之战中大破乌拉部,为后金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。1636年,皇太极建立清朝,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,成为世袭罔替的首位铁帽子王。其后代中,有多人袭爵,但也有因罪被夺爵的。

郑亲王济尔哈朗

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之侄,舒尔哈齐的第六子。他在崇德元年(1636年)被封为和硕郑亲王,是八大铁帽子王中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。济尔哈朗在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,对清朝初期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睿亲王多尔衮

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,以智勇双全著称。崇德元年,多尔衮被封为睿亲王。皇太极驾崩后,他拥立年幼的福临为帝,并统兵入关,相继灭李自成、张献忠及南明政权。多尔衮因战功显赫,被顺治帝尊为皇父摄政王,死后被追封为义皇帝,但后来因被指控不法而被废黜。乾隆年间,多尔衮得到平反,恢复其王爵。

豫亲王多铎

多铎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,多尔衮的同母弟。他在崇德元年被封为豫亲王,清军入关后,他率军攻克南京,俘虏南明弘光帝。多铎因天花病逝于顺治六年,年仅36岁。

肃亲王豪格

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,因战功在崇德元年被封为肃亲王。然而,他在皇太极死后与多尔衮争夺皇位失败,被削爵幽禁,死于狱中。顺治八年,顺治帝为豪格昭雪,恢复其封爵。

庄亲王硕塞

硕塞是皇太极的第五子,曾在河南攻击李自成,又随军攻破南京。顺治十一年,硕塞去世,其子袭爵后改号庄亲王。庄亲王一支共传八世,其中两人被夺爵。

克勤郡王岳托

岳托是努尔哈赤之孙、礼亲王代善的长子,自幼随父祖征战,立下赫赫战功。太宗崇德元年,岳托被封为成亲王,但性格狂妄傲慢,两度被降为贝子。太宗死后,岳托因战功被诏封为克勤郡王,成为世袭罔替的郡王。

顺承郡王勒克德浑

勒克德浑是努尔哈赤曾孙、礼亲王代善之孙,顺治二年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,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。顺承郡王世爵共传十世,其中三人被夺爵。

中后期四位铁帽子王

怡亲王胤祥

胤祥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子,雍正帝即位后,即封其为和硕怡亲王,并出任议政大臣。胤祥为人谨慎,政绩卓著,雍正八年去世,谥号为贤。怡亲王世爵共传八世,九王。

恭亲王奕訢

奕訢是道光帝的第六子,咸丰帝即位后封其为恭亲王。奕訢在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,以全权钦差大臣身份与英、法、俄签订北京条约。咸丰帝驾崩后,奕訢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,成功夺取政权,授议政王。光绪二十四年,奕訢逝世,谥号为忠。

醇亲王奕譞

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,咸丰年间被封为醇郡王。同治三年,加亲王衔。光绪十一年,成立了总理海军事务衙门,由醇亲王奕譞总理其事。光绪十六年,奕譞病逝,其第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,孙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。

庆亲王奕劻

奕劻是高宗爱新觉罗·弘历的曾孙,同治十一年加郡王衔,任御前大臣。光绪十年,进庆郡王。光绪二十年,进爵亲王,光绪二十四年,加恩世袭罔替,成为铁帽子王。民国六年,奕劻病逝。

铁帽子王的历史意义

铁帽子王制度不仅是对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的尊崇,也体现了清朝对宗室诸王管理的严格性。即使是铁帽子王,有错也必惩,动辄获咎。这一制度彻底结束了裂土分封制度,有效维护了大一统政治。同时,铁帽子王们在清朝的历史进程中,也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作用,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,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地位。

综上所述,清朝的十二位铁帽子王不仅因其卓越的战功而受封世袭罔替的王爵,更在清朝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,成为了清朝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最新游戏

+ 更多